荣耀联合蚂蚁安全实验室,已升级2000多万台手机风险感知能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一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不按要求投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元罚款。此外,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未按照规定的时间或者路线收集、运输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办法》,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建设用地修复为农用地腾退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生产建设矿山将废弃国有建设用地修复后用于兴办国家支持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继续按原用途使用,过渡期为5年;过渡期满后,依法按新用途、市场价,以协议方式重新办理用地手续。为解决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现实矛盾多,旧账未还、新账又欠等突出问题,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推动矿山修复土地指标交易具体指,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建设用地或未利用地修复为耕地的,按有关规定验收合格后,可纳入补充耕地储备库,在省域内流转。
遵循谁修复、谁受益原则,该意见稿提出据实核定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地类、科学制定矿区自然资源利用方案、鼓励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盘活生产建设矿山存量建设用地、推动矿山修复土地指标交易、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加强监督管理8条意见,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激励机制,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开发式治理、科学性利用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关于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各地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在矿山修复后土地上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养老服务等产业;鼓励生产建设矿山边开采、边修复;鼓励生产建设矿山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矿山生态修复利用。同时,受大气环流影响,区域内污染物输送对各地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生态环境部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市将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大范围的区域应急联动。根据最新气象和空气质量预报结果,9月2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不利气象条件过程,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较长。解读2:排放强度大、气象条件不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期将出现一次持续性大气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张远航院士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最新预测结果,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从9月25日起出现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大气污染过程。此外,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累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双向反馈作用。
对区域内多次重污染过程的分析表明,当近地面风速小于2m/s、存在近地面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时,污染物快速累积;特别是相对湿度高于60%时,气态污染物向颗粒物的二次转化显着加快。近几年十一前后出现的污染过程中,硝酸盐是PM2.5的首要组分,占比超过30%,硫酸盐占比也较高,表明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对PM2.5贡献显着。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及时组织专家会商研判,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张远航院士对此次污染成因进行分析解读例如,2015年10月2日10月7日的重污染过程,区域内11个城市出现日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北京PM2.5日均浓度峰值为293微克/立方米,达到严重污染水平;2016年9月22日10月4日,先后发生两次污染过程,在长达13天时间里平均仅有两天达到优良水平。主要原因是区域受均压场和低压区控制,出现大范围静稳天气;在太行山东侧-燕山南侧的半封闭地形背景下,近地面受偏南弱风主导,污染物容易在太行山沿线城市累积并由南向北传输。考虑到近期污染过程呈现硝酸盐主导的特征,建议重点加强NOx减排,特别是强化工业源、重型柴油车监管,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
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切实落实各项减排措施,缓解重污染天气影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态环境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省(市)人民政府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对区域内多次重污染过程的分析表明,当近地面风速小于2m/s、存在近地面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时,污染物快速累积;特别是相对湿度高于60%时,气态污染物向颗粒物的二次转化显着加快。9月23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9月2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包括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河南全境、山东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苏、安徽北部部分城市。
自9月25日起至29日,区域受均压场和低气压控制,开始出现大范围静稳天气,太行山东侧-燕山南侧在半封闭地形影响下,近地面以弱偏南风主导,污染物容易在太行山前积累并由南向北传输,导致出现一次长时间大范围中至重度污染过程,部分城市可能出现4天重度污染过程。当污染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还会导致或加剧逆温、增大近地面相对湿度,边界层高度进一步下降,气象条件进一步转差;更为不利的气象条件还会促进污染物累积,导致污染物浓度进一步上升、能见度进一步下降。
据目前资料研判,污染形势还有可能延续到10月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这个时期发生大范围、长时间污染过程并不偶然,近年来观测数据表明,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每年都会发生区域性污染过程。
总体而言,本次污染过程与2016年9月30日10月4日的污染过程相似,但本次不利气象条件持续的时间更长。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节转换时期,冷暖气流交替,容易出现不利气象条件。从相对湿度看,太行山-燕山沿线城市相对湿度较高,北京市夜间到凌晨相对湿度会维持在60%左右,个别时段超过80%甚至接近饱和,更有利于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和吸湿增长。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发生污染过程的重要外因。2017年9月21日10月8日,区域先后发生3次污染过程。解读1:2019年9月2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持续性不利气象条件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张小曳研究员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国家气象中心最新会商预测结果,自9月2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持续性不利气象条件过程。
解读2:排放强度大、气象条件不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期将出现一次持续性大气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张远航院士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最新预测结果,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从9月25日起出现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大气污染过程。此外,北京及周边夜间相对湿度超过60%,个别时段可能超过80%甚至接近饱和,推动NOx、SO2等气态污染物向硝酸盐、硫酸盐等二次颗粒物快速转化并吸湿增长,推高PM2.5浓度。
为减缓本次污染过程影响,建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省市尽早启动应急响应,实施大范围应急联动。从大气环流形势来看,自9月25日起,受天气系统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持续受均压场和低压区控制,区域会出现以气团停滞、静稳为特征的不利气象条件,区域整体偏南小风、静风特征明显,大气边界层高度降低,污染物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稀释能力减弱,地面细颗粒物污染浓度会相应攀升。
近几年十一前后出现的污染过程中,硝酸盐是PM2.5的首要组分,占比超过30%,硫酸盐占比也较高,表明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对PM2.5贡献显着。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气象局和各省级环境质量预报中心会商结果,预计9月2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总体扩散条件相对有利,空气质量以良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轻度污染。
针对本次不利气象条件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进行了分析解读。攻关联合中心将持续关注不利气象条件的变化。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排放强度大、远超环境承载力是导致区域污染频发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部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市将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大范围的区域应急联动。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及时组织专家会商研判,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张远航院士对此次污染成因进行分析解读。根据最新气象和空气质量预报结果,9月2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不利气象条件过程,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较长。
同时,受大气环流影响,区域内污染物输送对各地空气质量影响较大。此外,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累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双向反馈作用。
虽然近年来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放一次PM2.5、SO2、NOx、VOCs、NH3等污染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倍左右,大大超出区域环境容量。其中,唐山、石家庄、天津、邯郸、郑州等城市的排放量居2+26城市前列。
例如,9月22日上午,北京市出现了轻度污染过程,期间PM2.5、SO2和CO浓度及硝酸盐含量快速上升,燕山山前传输通道的贡献明显。生态环境部派驻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各现场工作组,将重点督促各地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生态环境部已向相关省(市)人民政府发函,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据生态环境部消息,此次污染形势有可能延续到10月初。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派驻现场工作组,将重点督促各地精准实施减排措施,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则,逐行业、逐企业做好排放绩效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严禁一刀切。经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气象中心联合会商,预计9月24日起,受地面南风持续影响,扩散条件逐渐转差,污染物缓慢积累,其中25日以后,地面湿度增大,受可能的逆温影响,河北中南部和东部地区将出现重度污染过程。
区域一(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区域二(唐山、廊坊、沧州)和秦皇岛市,将达到橙色预警水平。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9月23日印发《关于启动区域一区域二和秦皇岛市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的通知》,区域一、区域二城市和秦皇岛市按照《河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已于9月24日零时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市结合本地大气环境管理实际,切实做好环境应急和差异化管控,落实各项减排措施,缓解重污染天气影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对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督导帮扶,督促环境治理整改提升;对实现全面超低排放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工程优先服务保障;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严格管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位。9月25日起,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秦皇岛和定州、辛集等市将出现重度污染天气过程,上述市已于24日零时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评论列表